首頁 > 中華藥典頻道 > 藥用植物庫 > 正文
毛葉腎蕨(藥用植物)
收藏
0
本詞條由國醫(yī)小鎮(zhèn)網整理并發(fā)布提供內容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。

毛葉腎蕨為腎蕨科植物毛葉腎蕨Nephrolepis brownii (Desvaux) Hovenkamp & Miyamoto的全草。春、夏季采收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產臺灣、福建 (廈門、詔安) 、廣東 (增城、博羅、恩平、云浮、新興、高州、茂名、珠江口沿海島嶼) 、海南 (崖縣、保亭、昌江、儋縣、瓊山、臨高…

植物名毛葉腎蕨

拼音MaoYeShenJue

學名Nephrolepis brownii (Desvaux) Hovenkamp & Miyamoto

別名毛絨腎蕨

植物界

蕨類植物門

蕨綱

亞綱薄囊蕨亞綱

真蕨目

腎蕨科

腎蕨屬

植物形態(tài)

植株高45-110cm。根莖短而直立,被黑褐色、披針形鱗片;匍匐莖著生于根狀莖上,暗褐色,被鱗片;葉片堅草質或紙質,闊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,長30-75cm,寬10-15cm,兩端稍漸狹,一回羽狀;下面沿中脈及小脈密被線狀鱗片,上面被短毛;葉軸上面密被纖維狀鱗片,下面疏被鱗片;羽片20-45對,彼此不覆蓋,互生,近無柄,以關節(jié)著生于葉軸上,中部羽片較大,闊披針形,長4-7cm,寬約1cm,先端漸尖,基部不對稱,下側圓形,上側截形并突出成1個小三角狀的耳片,邊緣有疏鈍齒,下部羽片較短,闊披針形,長3-4cm;側脈纖細,2-3叉,先端有圓形水囊體。孢子囊群圓形,背生于每組側脈上側小脈的先端,靠近葉邊;囊群蓋圓形,有1個缺刻,膜質。(《中國植物志》)

生境分布
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林緣、谷地及村邊路旁。

資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廣西等地區(qū)。(《中國植物志》)

原標題:毛葉腎蕨
詞條標簽:

  • 植物形態(tài)植物形態(tài)
  •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