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醫(yī)養(yǎng)生頻道 > 臟腑養(yǎng)生 > 正文

胃病患者運動應注意什么

來源:國醫(yī)小鎮(zhèn)發(fā)布時間:2016/12/9
導讀:運動作為胃病患者的輔助療法,是很多胃病患者喜愛的治療方式。胃病患者一個星期中應盡量抽出2~3天來運動。因為運動對增強消化系統(tǒng)功能有很好的作用,它能加強胃腸道蠕動,促進消化液的分泌,加強胃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。運動還可以增加呼吸的深度與頻率,促使膈肌上下移動和腹…



運動作為胃病患者的輔助療法,是很多胃病患者喜愛的治療方式。胃病患者一個星期中應盡量抽出23天來運動。因為運動對增強消化系統(tǒng)功能有很好的作用,它能加強胃腸道蠕動,促進消化液的分泌,加強胃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。運動還可以增加呼吸的深度與頻率,促使膈肌上下移動和腹肌較大幅度地活動,從而對胃腸道起到較好的按摩作用,改善胃腸道的血液循環(huán),加強胃腸道黏膜的防御機制,尤其對于促進消化性潰瘍的愈合有積極的作用。但胃病患者運動時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項,才能使運動發(fā)揮積極的療效。

(1) 運動量應逐漸增多,持之以恒,每天最好堅持運動2040分鐘,否則運動起不了什么作用。

(2) 運動脈搏控制在每分鐘110次左右,隨著病情好轉,再適當加大運動量,運動脈搏可以控制在每分鐘130140次。

(3) 急性腸胃炎、胃出血、腹部疼痛者不宜進行運動治療,而是在病情恢復時再進行適當的運動。消化性潰瘍合并出血、穿孔或癌變時,不宜進行運動鍛煉。幽門梗阻時也不宜進行運動鍛煉。潰瘍處于活動期的患者,要避免或減少腹部運動,降低出血或穿孔的可能性。如果胃病患者有嚴重器官功能衰竭,也不宜采用運動治療。

(4) 胃病患者的運動時間要安排在飯后2小時內,在進餐后不宜馬上進行劇烈運動。胃下垂患者應在飯后2小時再進行鍛煉。

胃腸病患者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如性別、年齡、體質、興趣愛好、時間分配等,來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、運動強度、運動時間等,同時還要堅持運動與治療相結合,才能有效地改善胃的健康狀況。


 

本站聲明: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您來電聲明,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。

 

 

 

 

詳情請關注微信號:國醫(yī)小鎮(zhèn)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

 

 

說兩句吧

網友評論

驗證碼 看不清,換張圖片?

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

 
健康養(yǎng)生大數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