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醫(yī)養(yǎng)生頻道 > 運動養(yǎng)生 > 正文

人體發(fā)展追求的三大目標-體質

來源:國醫(yī)小鎮(zhèn)發(fā)布時間:2016/9/14
導讀:體質是一個含義廣泛、內涵豐富的綜合性概念。體質是指人體的質量,在遺傳性和獲得性的基礎上表現出來的人體形態(tài)結構、生理機能和心理素質的綜合的相對穩(wěn)定的特征。

體質是一個含義廣泛、內涵豐富的綜合性概念。體質是指人體的質量,在遺傳性和獲得性的基礎上表現出來的人體形態(tài)結構、生理機能和心理素質的綜合的相對穩(wěn)定的特征。

體質的內容包括體格、體能、機能、適應能力和精神狀態(tài)等。體格是指人體形態(tài)、結構的發(fā)育發(fā)達水平。它主要包括人體生長發(fā)育水平、體型及身體姿態(tài)。機能是指各器官系統的功能,如脈搏、血壓、肺活量是反映心血管(循環(huán))系統和呼吸系統功能水平的典型指標。體能是人的各器官系統的功能在肌肉活動中所表現出的能力,它主要包括身體素質(如力量、速度等)和身體基本活動能力(如走、跑、跳、投等)。適應能力則指人體在適應外界環(huán)境時所表現出來的能力。心理狀態(tài)主要指個體的心理品質和心理過程的協調性。體質與健康之間存在著密切一致的關系,二者在“身體好”的基礎上具有充分的一致性。體質好的人一般來說身體是健康的,而身體健康者的體質往往也較好。然而,體質與健康的含義也有許多不同?,F代意義上的健康概念盡管已從身體的角度擴大到心理、社會和道德的領域,但應當重視的還是健康的內涵,即所謂狹義健康。一般而言,狹義健康是指人體與外界環(huán)境之間的協調和統一的程度,即人體各器官對于內外環(huán)境適應能力的大小。評價健康的主要標志是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形態(tài)發(fā)育和結構功能是否正常,人體各器官系統是否存在器質性或功能性病變。而體質則是對人的身體狀態(tài)所進行的綜合性質量評價,較為綜合地表現出人的體力的強弱和運動能力的高低。體質是人們生活、工作乃至延年益壽的物質基礎,也可以看成是健康的保障條件。在用體質和健康這兩個概念對身體狀況進行描述時,可以反映出兩個不同的水準。身體健康是體質好的起碼條件,但同是健康的人,其體質卻是各不相同的。為評價人體的健康與體質狀況,所采用測定、評價的方法和指標也是不相同的。健康狀況的評價通常用人體測量、體格檢查和各種生理指標來測量,以確定其身體器官系統和部位的形態(tài)功能是否正常。在評價一個人的體質時,首先要考慮其健康狀態(tài),然后,再從形態(tài)、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、心理等方面進行綜合測定與評價??偠灾u定人的健康水平,主要看其各器官系統的功能是否正常,評定人的體質水平,主要看其各器官系統的功能水平的高低。

針對體質這一概念,必須正確理解體格、機能、體能、適能和心理狀態(tài)等方面的關系。體格與體質關系密切,是體質的外在表現。同時,體格也是人體機能能力的物質基礎。研究表明,體格與體質強弱的相關系數,一般男性為0.7814,女性為0.6412。體格屬于身體形態(tài)結構的范疇,是與身體機能相互聯系、不能截然分開的。體能與體質也有密切的關系。研究表明,體能與體質的相關度最高,男性0.9119,女性0.8263。因此,體能是衡量一個人體質水平的重要因素,是體質狀況的重要行為特征。體質與健康的概念中都強調了“適應能力”這一因素,但表現方式也有一定的差異。健康概念中的對環(huán)境的適應能力表現在異常環(huán)境下的機能正常,不生病。而體質概念中的適應能力,則表現在異常環(huán)境下身體能力表現水平的高低。心理狀態(tài)列入體質的范疇為題中應有之義,這是因為,人的身體與人的精神是關系密切、密不可分的。

 

本站聲明: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您來電聲明,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。

 

 

 

 

詳情請關注微信號:國醫(yī)小鎮(zhèn)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

 

 

相關文章
說兩句吧

網友評論

驗證碼 看不清,換張圖片?

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

 
健康養(yǎng)生大數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