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華藥典頻道 > 中藥材庫 > 正文
白土茯苓(中藥材)
收藏
0
本詞條由國醫(yī)小鎮(zhèn)網(wǎng)整理并發(fā)布提供內(nèi)容,未經(jīng)許可不得轉載。

白土茯苓為百合科植物肖菝葜Heterosmilax japonica Kunth的塊莖。春、秋二季采挖,切片,曬干。產(chǎn)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廣東等地。

  • 中藥名稱白土茯苓

  • 中藥學名(拉丁名)RHIZOMA HETEROSMILACIS

  • 別 名

  • 所屬功效類利水滲濕藥

  • 百合科

  • 分布區(qū)域、產(chǎn)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

來源

本品為百合科植物肖菝葜Heterosmilax japonica Kunth或云南肖菝葜Heterosmilax yunnanensis Gagnep的干燥根莖。(《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》)

分布產(chǎn)地

產(chǎn)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廣東等地。

入藥部位

根及根莖

采收加工

春、秋兩季采挖,除去須根及泥沙,洗凈,干燥;或趁鮮切片,干燥。(《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》)

藥材性狀

肖菝葜  本品呈不規(guī)則團塊狀,有結節(jié)狀隆起,長8~20cm,直徑2~8cm,其突出的黑褐色棱刺為堅硬的須根殘基,外皮灰褐色,凸凹不平,可見殘留鱗葉,去表皮者呈黃褐色或類白色;頂端常有木質(zhì)圓柄為殘留的地上莖基。質(zhì)堅硬,難折斷,斷面黃白色,略顯粉性,并可見散在的脈紋。久貯黃色消退,顯灰棕色。切片呈長圓形或不規(guī)則塊片狀,厚1~5cm;切面類白色或灰棕色,可見點狀維管束及少許小亮點,折斷時有粉塵飛揚,以水濕潤略有黏滑感。氣微,味微甘而澀。

云南肖菝葜  纖維性稍強。(《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》)

性味歸經(jīng)

甘、淡,平。歸肝、胃經(jīng)。(《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》)

藥材功效

清熱利濕,解毒消腫,通利關節(jié)。(《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》)

藥材主治

用于濕熱淋濁,帶下,疔瘡,癰腫,瘰疬,疥癬,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,筋骨疼痛。(《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》)

用法用量

15~60g。(《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》)

貯藏保存

置通風干燥處。(《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》)

中藥炮制

除去雜質(zhì),用水洗凈,潤透,切片,干燥;趁鮮切成薄片者則搶水洗凈,干燥。(《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》)

道地性

非道地

原標題:白土茯苓
詞條標簽:肖菝葜,白土茯苓

  • 來源來源
  • 分布產(chǎn)地分布產(chǎn)地
  •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
  •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
  •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
  • 性味歸經(jīng)性味歸經(jīng)
  •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
  •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
  •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
  •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
  •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
  • 道地性道地性